../ix_02.jpg
艺术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纵览 >> 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2025)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始建于2000年,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6个方向)招生,即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意设计产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绘画、音乐表演。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绘画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设计、美术与书法、音乐等三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包含视觉传达与数字艺术、时尚产品等10个研究领域)和艺术传播硕士学术学位点。2023年与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HDC)、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黑龙江大学创意设计产业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集中了一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家和优秀青年师资力量,部分教师留学、访学意大利、俄罗斯等著名高等艺术学府,拥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能力。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7人,教授9人,副教授31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1人,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优化、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学术队伍。

学院教师积极承担社会兼职,在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担任主席、主任等重要职务。近十年,学院获批项目150余项,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国家项目多项,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省博士后启动基金等项目20余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学院师生的实践创作作品获得国内外各类等级奖项600余项。

学院现拥有16700平方米的教学楼,融合多学科的学术环境,围绕创意设计产业、冰雪产业、数字产业,确立了“数字技术”、“交叉融合”、“寒地文化”三个办学特色。结合传统艺术工作室,深入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2022年整合冰雪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黑龙江非物质文化传承体验区、数字化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哥本哈根皮草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数字化艺术科学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实验室),成立“数字化创意设计艺术实验中心”,中心下设4个教学平台,15个实验室,89个实验分室与工作室。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论坛和教育教学研讨交流,连续多年举办中韩设计交流展;与丹麦、荷兰、法国、美国、香港的名校建立专业互访关系;与丹麦哥本哈根皮草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际合作人才培养计划;连续承接教育部中俄艺术大师班专项委托项目。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KC皮草、安踏、热风、波司登、顾家家居等3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培育跨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新产业专业,将专业集群发展建在产业集群上,通过专业学科一体化内涵质量与外延平台建设,开展设计教学改革,服务社会数字化创意设计新需求。

学院已向社会输送相关艺术人才5000余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学院众多毕业生被中建、中铁、东道、正邦、网易、腾讯、阿里巴巴、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等知名企事业单位优先录用。每年近20%(含5%的保送生)的毕业生升学,保送或考取到本校以及国内外专业类院校进一步深造。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强调“教学、研究、创作 (展演) 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探求分析国内外艺术专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并围绕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的特性,积极探索艺术与文理外重点学科的有机交叉结合,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侧重发展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和跨专业设置的学科,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教学体系,艺术学院坚持综合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原则,结合地域特色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专业体系,力争培养出具备国际文化视野、跨学科思维意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咨询电话

0451-86608483、0451-86608487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服务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导向,以面向数字时代需求为宗旨,突破传统视觉设计边界,强化学科间交叉融合与数字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文化特色,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领先的审美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设计思维、创意表达和设计管理等能力,从事设计研发、多维视觉表现、文化产业创意策划以及设计管理和设计教育等相关工作,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艺术史、大众传播学、设计心理学、图形创意、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界面设计、创意交互设计、信息艺术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影像与虚拟造型设计等。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传播、创意产业、广告营销等设计行业相关机构,可服务于全产业链中的视觉设计与传播,从事平面设计、展览展示、新媒体创意、品牌形象策划、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用户体验、影像制作、游戏设计与虚拟现实设计等数字时代更广泛新兴领域的各类视觉应用、研究、教育及管理相关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意设计产业方向)

培养目标:

黑龙江大学创意设计产业学院,是学校响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在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求及黑龙江省“4567”现代产业振兴行动的背景下,联合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HDC)、深圳设计协会共同打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学院整合高校教学科研优势与行业优质资源,引入企业导师和知名设计师,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与产业升级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本方向以视觉传达设计为核心,融合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数字设计等跨学科课程,构建“核心课程+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产教融合、专业交叉、校企协同、资源共享”的创新培养模式。学生将通过项目驱动式学习,掌握独立思考、跨界整合、团队协作及项目管理能力,并参与项目策划、设计管理、商业运营与企业实训,在时尚产品设计、品牌策划、视觉传达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课程:

设计艺术史、形式基础、传统图形设计、人工智能与数字设计、产品设计基础、材料与工艺、产品开发设计、服务设计、品牌与视觉系统设计、插画设计、展陈策划与设计、产业工作坊项目课程等。

就业方向:

服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时尚产品设计、品牌策划与推广、非遗传播、文旅创意设计服务等领域,未来可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师、品牌策划师、展览陈列设计、文创设计师、设计项目总监、产品经理人等岗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00年成立,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面向时尚领域,主要服务于服装服饰产业中的大众品牌企业,以培养现代服装产业团队领导型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美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在服装服饰及时尚相关产业从事产品策划、设计开发、营销、推广、培训等多岗位工作的通才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软件应用等基础课程,服装设计系列课程、服装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服装工艺技术系列课程、服装绘画、中外服装史、服装材料学、服装陈列、服装营销、面料纹样设计、可持续时尚设计、皮草服饰设计、户外运动服装设计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

主要就业方向为著名品牌服装、服饰企业的产品企划、服装设计、服装陈列、服装营销、商品管理等工作岗位;与时尚相关的各种服饰企业、时尚媒体的设计、编辑、管理工作岗位,职业技术及艺术培训学校的教师岗位。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教育部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总体要求,秉持我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与专业技能,并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在院校、设计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领域、自主创业领域从事环境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专业相关设计工作、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等,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及专业能力的应用型、前沿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

室内设计模块:室内设计基础、环境设计制图、室内空间设计、手绘设计表达、人机工程学、施工工艺与材料学、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专业考察及建筑环境设计软件基础等主干课程。

景观设计模块:景观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材料与工艺、建筑设计基础、公共空间景观与展示设计基础、景观小品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中外建筑史、专业考察等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环艺公司、建筑或园林绿化公司、房地产公司、城建规划部门,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岗位群,从事室内环境设计、城镇小区规划、景观设计、园林绿化设计和工程实施、项目管理等工作。因专业涉及面广,也可从事数字艺术设计、新闻出版行业、展示设计行业、建筑效果图设计、绘图员、平面设计师 、橱柜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表现、预算员、工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施工监理等行业。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

绘画专业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服务龙江艺术创作、地域文化推广、艺术交流与传播为导向,以社会美术人才需求为宗旨,利用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优势,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理念,紧跟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步伐,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综合型”的高层次美术专门人才为教学特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艺术思维、系统掌握绘画理论及造型技巧,具有绘画表现及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绘画创作、教学、以及美术领域的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绘画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国画方向:素描、色彩、画面构成分析、中外美术史、专业考察、风景写生、白描临摹、山水画、人物画课程群、花鸟、水墨构成、人物画创作等。

油画方向:素描、色彩、画面构成分析、中外美术史、油画风景写生、人体结构与运动表现、绘画形式与语言研究、油画人体、油画全身像、综合材料、毕业创作等。

版画方向:素描、色彩、画面构成分析、中外美术史、专业考察、风景写生、黑白木刻,木版画创作、铜版画创作、手工印刷与文创设计、藏书票与插图创作、绘本、连环画创作等。

雕塑方向:素描、色彩、立体构成分析、中外美术史、专业考察、风景写生、泥塑、数字虚拟构成及创作、unity软件渲染、虚拟空间公共艺术创作、3Dmax建模等。

就业方向:

在各级画院、美术馆、艺术馆、文化馆(站)、展览馆等单位从事美术创作、美术公共教育、艺术管理等工作;在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美育、美术教学、美术宣传、美术指导及策划工作;在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影视传媒、网络公司等单位从事美术编辑、新闻出版、书刊插图创作和漫画、连环画编创等工作。

注:绘画专业四个方向为双方向隔年开设,2025年开设油画和雕塑方向。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

音乐表演专业依托黑龙江大学的人文教学环境,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立足服务于龙江文化建设和经济产业的需要为导向。面向全国,坚持“四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学校“三型一特”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基于“厚基础、重技能、强实践”的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界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艺术实践能力,了解本专业学术现状及前沿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独立从事艺术专项研究、艺术表演及艺术教学工作能力,能够完成具有相应艺术水平和音乐质量的作品,拥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音乐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

西洋管弦:西洋乐器主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民间音乐概论、复调音乐、音乐美学、艺术概论、歌曲写作、重奏、合奏、管弦乐法、西方弦乐史、西方管乐史、交响音乐等。

民族管弦:民族乐器主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民间音乐概论、复调音乐、音乐美学、艺术概论、歌曲写作、重奏、合奏、民族管弦乐法、中国传统音乐学、戏曲音乐、中国民族器乐、东北民间音乐等。

键盘:钢琴主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民间音乐概论、复调音乐、音乐美学、艺术概论、歌曲写作、重奏、伴奏理论、伴奏实践、钢琴艺术史、钢琴即兴伴奏与演奏、钢琴精品艺术、钢琴教学法等。

声乐:声乐主修课、现代歌舞表演、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调音乐、音乐美学、艺术概论、歌曲写作、合唱、意大利语拼读、形体表演、语言综合素质训练、歌剧表演、戏曲表演等。

就业方向:

基于“厚基础、重技能、强实践”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音乐表演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能力,在声乐、钢琴、器乐等方向有某一专长。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文化场馆等从事艺术表演、教学、宣传教育及科研等工作,具有较宽艺术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Copyright © 2004-2020黑龙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版权信息:本站作为唯一官方发布黑龙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主站;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