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_02.jpg
法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纵览 >> 法学院

法学院(2023)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法律系,创建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同年招收成人专科生。1986年设经济法专业,1989年设行政法专业,1993年设国际经济法专业,1996年成立法学院,设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三个专业。1999年调整为法学专业,同年增设治安学专业,2009年治安学专业暂停招生。秉持“博学慎思、求真务实、笃信法律、仁爱善良”的精神,多年来法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的在全国600余家法学学科中排名第21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法学专业已经跻身全国法学专业前列。在教育部第五次全国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评估结论为B档。2012年获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教育培养基地,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专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现已经获得本科教学工程18项。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资源优良实力雄厚的法学专业,并获批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学科获批省建一流学科;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法学理论、经济法学、刑法学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律史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8个学科方向。学科立足学位点的区域优势,在法治政府建设、地方立法理论、地方司法实践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黑龙江省法学学科中处于领军地位。学科契合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俄比较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不仅是国内俄罗斯法研究的风向标,在国内法学领域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科高度重视与其他高校法学学科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国立大学、日本新瀉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台湾东吴大学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在国际、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在中俄、东北亚地区、我国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方面已形成特色和优势。法学学科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学术共同体,近年来举办的“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研讨会”已经成为学科品牌,同时法学院承办“中俄法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也进一步奠定学科在中俄对外交流中的主导地位。主办东北亚刑事政策论坛、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海峡两岸法学理论与实务发展论坛等,均形成良性发展的国际交流机制。

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以强大的教师队伍为依托,以教研室建设为组织保障,以完备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不断提升各类课程内涵质量,为实现优秀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障。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讲师11人,其中博士46人。俄罗斯法研究一直是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的特色,法学院现有师资队伍中有16位教师第一外语为俄语,教师中拥有俄罗斯留学或其他海外经历的比例超30%。法学院本科教学特色日益凸显,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法学+俄语的地方优势不断显现。法学院立足于中俄战略合作,结合地缘优势和生源特色,成为了国内培养涉俄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法学院近年来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在评)1门。黑龙江大学法律诊所获评全国优秀法律诊所。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校级、省级教学立项几十项,教学及教学科研获奖不断增多。

科研平台:法学院设有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及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研究中心2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黑龙江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个省级共建研究基地;设有俄罗斯法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设有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黑龙江大学研修中心(建设点);2021年与黑龙江省司法厅教育厅共建东北亚仲裁学院,并与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合作共建黑龙江大学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2007年创办《北方法学》,自2011年起,连续被遴选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期刊,已跻身全国有影响力的主流法学期刊行列。

科研成果及获奖:法学院教师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形成诸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立足东北区域优势,在法治政府建设、地方立法理论、地方司法实践等方面形成研究优势。近十年间,法学院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教材5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21部。内容涉及民法、刑法、国际法、经济法及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发展等重点领域。法学院教师共发表CSSCI论文400余篇,其中,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家级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或论点摘编20余篇。在《民法典》编纂理论与实践、以哈尔滨解放区法治实践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法制研究、东北法治精神培育与对策研究等方面形成数十篇标志性、代表性论文成果。

近十年间,法学院教师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教学项目:近十年间,法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包括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司法部、民政部、中国法学会等部级项目20余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30余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2项等。此外,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省级以上教学项目10余项。

智库成果介绍:近年来,法学院教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法治建设发展等方面形成高水平智库成果。(1)依托学科优势,服务国家立法。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科教师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家建议稿中的《民法总则》的“代理”和“法律行为”两章的起草工作;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专家建议稿)。(2)法学院教师为黑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安全厅等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建议类智库报告40余份,为省人大人事委提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第三方评估报告10余份。智库研究成果也被省级专刊转载、决策采纳,《关于全省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的建议》《关于创新黑龙江省地方立法体制机制及规范的对策建议》《关于行政机关实施<民法典>的对策建议》等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智库成果得到了省级领导的签批肯定。

对俄特色介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的科研成果在中俄比较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不仅是国内俄罗斯法研究的风向标,在国内法学领域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法学院教师围绕俄罗斯法研究取得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以俄文或英文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乌利希国际期刊数据库索引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俄罗斯国家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俄罗斯法研究相关著作近3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5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包括重点项目2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50项。作为国内俄罗斯法研究重镇,法学院为“一带一路”和中俄关系建设发挥重要智库作用,多项智库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采纳应用。自2001年开始举办“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九届),为国内第一个对俄法律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等俄顶级法学家以及国内俄罗斯法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围绕“俄罗斯法学前沿问题研究及前景展望”等多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产出丰富成果,从中俄两国法学交流的角度为“一带一路”提供法律研究领域的有力支持。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学学科在社会服务的广度深度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法学院连续多年是黑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单位,20余位教师系各级政府法律顾问、省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省市监委特约监察员等,为我省制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保障,为提升地方司法环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此外,法学院能够理论结合实践,经常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法学讲座及法治人才培训,承担了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评选、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省检察院创新工作考评、省委政法委案件评查、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第三方评估等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公共与公益法治服务,为推动龙江法治,乃至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担负起地方高等法学教育应尽的社会责任。

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学科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利用自身优势,强调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学校一体化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法治人才。学科全国招生,本科生素质优良,在历年全校文理科获新生奖学金名额中法学专业学生获奖比例较大。

法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在党建和思政方面,学生曾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荣誉。在近五年中有50人次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47人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硕博中56人获评校优秀学位论文、54人获国家奖学金,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发表CSSCI论文60余篇,并获校研究生创新科研立项122项。硕士毕业生中10余人攻读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2022年获批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并与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大连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签署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联合培养协议,完善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平均每年均有几十人升学至国内知名学府,包括北京大学(硕博连读)、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法学院学生在实践创业方面曾多人获全国、省级重要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在黑龙江大学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法律实践活动,每学期都有多名研究生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实习。

 

 

 

 

 

 

法学院多年来为社会各界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历年来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85%以上,升学率保持在20-30%以上,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近3年来法学院毕业生除出国、升学深造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家安全部门、纪检监察等各级政府机构、公安检察院法院系统、国企央企单位、律师事务所等从事法律实务相关工作。中建、中交、中电等国有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多年招聘我院毕业生,部分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投身于基层法律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国家的法治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法学院学科资源底蕴深厚学养丰富,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法治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具。这里不仅是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更是地方法治人才培养的沃土,是莘莘学子通向未来征途的良好基地。

 

 

联系电话:0451-86604926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法学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特点,特别是适应立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等部门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职业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刑事侦查学,以及法律诊所等实践应用型等课程。






Copyright © 2004-2020黑龙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版权信息:本站作为唯一官方发布黑龙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主站;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